近日,江蘇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公布了2022年度科學技術獎綜合評審結果,由蘇交科集團參與完成的《高速公路路面結構長期保存技術及智能養護》項目獲評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2022年度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其余項目分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
江蘇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科學技術獎 |
特等獎 |
高速公路路面結構長期保存技術及智能養護 |
一等獎 |
瀝青路面綠色耐久型預防性養護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 |
二等獎 |
鋼結構橋梁耐久性損傷評估與性能提升關鍵技術 |
二等獎 |
江蘇省智慧公路建設體系研究與工程示范 |
二等獎 |
南京至句容城際軌道交通工程環境保護管理體系 |
三等獎 |
江蘇省中長期鐵路網概念方案布局研究 |
三等獎 |
車輛零部件制造過程監測技術研究及應用 |
江蘇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科學技術獎
江蘇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科學技術獎的設立,旨在加快交通強國示范省份建設和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建設,激勵行業科學技術進步,發揚科技自立自強,調動科技工作者積極性、創造性,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申報項目須在技術應用方面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在實施技術發明、技術開發、技術研究、重大工程、軟科學研究等項目中取得重要創新,且經過一年以上實施應用被證明獲得顯著效益。
特等獎
高速公路路面結構長期保存技術及智能養護
本項目為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立項的“十三五”重大科技與成果轉化項目,項目以路面結構長期保存為核心目標,圍繞“路面狀況評估、足尺試驗研究、長期性能觀測、結構保存對策、智能化養護”五個專題方向,結合江蘇省高速公路路面性能現狀和養護需求,在半剛性基層路面結構穩定性評價、路面結構材料長期服役性能衰變規律、結構長期保存對策和養護決策體系、力學-經驗養護設計方法、路面使用性能預估模型、養護決策智能化和養護施工智能化等技術領域開展攻關研究,構建了路面性能評價體系、長期性能觀測體系、科學養護決策體系、力學經驗設計體系和智能養護管理體系。
本項目累計推廣應用2180多公里,節約養護成本13.9億元;參編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2項及其它標準10余項;授權專利14項、軟件著作權4項。研究成果成功用于滬寧、寧宿徐、廣靖錫澄、宿淮鹽等十余條高速公路養護,節約成本13.9億元,減少瀝青8.2萬噸、石料369.5萬噸,降低能耗1.18萬噸標準煤、碳排放1.55萬噸,并在浙江、貴州、四川、廣西等省份進行了推廣應用,減少了路面結構性大修,推動了路面長壽命和養護可持續發展,應用前景廣闊,在全國起到示范作用。
一等獎
瀝青路面綠色耐久型預防性養護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
本項目通過理論分析、試驗研究、工程應用等手段,以瀝青路面表層功能修復和提升為目標,結合國家提出的 “綠色、低碳、耐久” 建設發展要求,對高滲透再生封層技術、滲透修復纖維磨耗層技術、滲透修復低溫超薄罩面等瀝青路面綠色耐久型預防性養護關鍵技術進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三點主要創新性成果:一是開發了耐久高滲透再生封層材料,實現了老化瀝青性能再生恢復,提升了瀝青路面早期病害快速處治效果;二是提出了采用高滲透再生粘層和纖維增強工藝的滲透修復纖維磨耗層技術;三是研發了新型瀝青改性劑,進一步降低了溫拌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提出了滲透修復低溫超薄罩面技術。
○ G233國道(常州段)路面中修(預防性養護)工程
項目研究成果已在江蘇、貴州、寧夏等多個地區多條國省干線公路預防性養護工程中得到了推廣應用,使原瀝青路面表面功能得到較好的修復和提升,大幅度提高了路面的外觀質量、使用性能和運行安全性能,長期跟蹤觀測表明使用效果良好,經濟社會環保效益顯著,推廣應用前景廣闊。